大足区人大财经监督求突破
(记者 刘金川 通讯员 吕智)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既是支持和强化人大依法履职,也是对人大如何监督“理财”提出全新更高要求。大足区人大常委会按照这一要求,内创制度,外借强援,在财经监督上获得明显突破。
抓“牛鼻子”,用制度保障监督
如何监督政府全口径预决算,除上级转移支付等较少环节政策不很明细外,法律法规都规定得比较全面。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铭说,如何在各地皆同的规定程序中进一步强化监督,区人大常委会狠抓重点环节,并配以完善监督制度。
譬如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部门预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从2013年开始,分批开展区级部门预决算审查和监督工作。
“今年审查了29个部门预算,明年全面推行,2015年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该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负责人介绍,在方式上,每年人代会听取部门预算编制情况报告;每年9月份常委会会议审查部分区级部门决算编制情况;每年10月份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查部门预算追加;每年11月份常委会会议审查批准全区预算调整方案。
“现在来看,这一作法带来的初步成效有三?!被泼?,一是每个单位预算一目了然,可以看清为什么花钱、花了多少钱、花钱具体干什么、效益如何等,解决了“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的问题。二是各部门编制预算积极性和责任感极大增强,依法理财、按规则办事逐渐入心入脑。三是通过对部门预算精细化审查,提出整改建议,推动了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深化。
此外,大足区人大常委会还建立联合监督和重大情况报告制度,财政部门对重大资金的使用、重大预算的变化、重大政策的出台、专项资金的运行实行报告制度;加强人大代表财经类建议跟踪督办,确保区人大常委会在调查、检查、视察、走访代表中收集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借力监察审计,促进问题解决
审只是形式,如何审出效果,审出问题才是实质,后者更考验着人大财经监督水平。面对当前专业人才、人力资源缺乏现状,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善于借力,借助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
据悉,该区人大常委会经常听取审计部门关于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工作汇报,从中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选择监督的重点,促进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譬如今年3月份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前,财经委形成上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区政府及其审计部门采取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审后督改、跟踪整改等方式,督促被审计单位对问题逐项认真整改,多数问题得到解决。
“我们在听取审计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后,根据每年查出的重大问题,至少跟踪督查2项以上?!被泼?。
在人大监督影响下,区政府为更好规范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管理,己建立健全三个重大长效机制:一是成立了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二是成立了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是健全了国资公司管理制度。
来源:《公民报》2013年第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