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中问政成常态
会中问政成常态
3年:代表提了726个问
“现在,我宣布,大足区玉龙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7月28日,随着主持人话音一落,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这之前,该镇的49名镇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易高华等3名副镇长的专项工作报告,殷廷刚等9名人大代表对易高华3人进行了问政,问政结束后,代表们还对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嵋橹刃蚣案鞲隽鞒?,严谨有序。
人代会:年年皆要问政
“请问何镇长,正龙老街的环境卫生很差,居民意见很大,镇里对此有什么打算?”
“我镇的苦水河当前水体污染严重,请问,如何在推行河长制工作中把苦水河的水治理好?”
……
连日来,在大足区各镇的年中人代会上,进入到会中问政环节,代表们频频“发炮”,直问要害,不留情面,颇具“辣味”;副镇长们也直面问题,从容作答,找症结、添举措。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副镇长,他们对这种形式都早己谙熟于心。
早在2015年,为解决镇人大在监督工作中遇到的瓶颈,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出“半年问政”会,并在2016年将问政顺利植入各镇年中人代会中。自此,由人大代表发问、副镇长答问的一问一答问政模式,正式走上了该区镇人代会的法定程序,成了会中的一个必备环节。
为让会中问政发挥最大实效,该区人大常委会还规范了流程,即年中人代会“六字诀”:“听、审、问、测、交、督”?!疤北ǜ媲埃髡蛉舜笮枳橹硬斓餮校佳∪』嶂兴ㄏ罟ぷ鞅ǜ嬉樘?;在认真听取和充分审议报告后,代表再进行问政,问政结束还要进行民主测评。整个会议结束后,镇人大主席团将会上代表在问政中提出的问题建议进行梳理归纳,交由政府研究办理,并适时予以跟踪督办,镇人民政府再将办理情况在下一次人代会上作出书面报告。
通过“六字诀”的串连,让会中问政从起到止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了实处,不但规范了年中人代会流程,还提升了会议的召开质量。
3年:705名代表问了214人
在今年,和易高华一样,大足区共有82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被问政;共有247名人大代表参与了问政。而纵观3年来,该区705名区、镇人大代表共问政了214名政府组成人员,提出问政问题总计726个,增强了监督实效。
在历年代表所提问题中,除了涉及城建、交通、民政等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外,还包含当年的全区重点工作。如今年,脱贫攻坚、“河长制”工作、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都是代表提问的重点。通过代表发问、人大监督、政府发力,2年来,促进了大量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实事的解决。
“我们的会中问政己成常态”,该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己是各镇年中人代会的“必修课”,它从探索实践,到广泛运用,再到列入年中人代会法定程序,经过3年的发展,问政模式己日趋成熟,且初见成效,真正让镇人大行使了监督权、发挥出了监督作用,“我们有必要常态化坚持下去”。
作者:沈秀梅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