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检察官”提供专业支持 人大+检察 共护巴渝文化遗产
“选择想要守护的文化遗产,和它拍照‘打卡’并手写签名,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一张电子明信片珍藏。”走进位于大足区宝顶镇的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文化遗产?;ぶ行模笆鼗すΑ被ザ蜗啡萌硕恳恍?。
6月1日,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开放,重在发挥专业化检察办案、恢复性司法?;ぁ⒆酆闲苑ㄖ涡囊惶寤攀?,为巴渝文化遗产提供全方位检察保护。这背后,得益于人大代表的建议和大足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助推。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重庆现有可移动文物148.3万件,不可移动文物2.6万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
“近年来,我们的考古发掘队伍不断壮大,但面对数量庞大、零散分布的文物,专业化?;ちα咳丛嚼丛阶浇蠹?,文物和文化遗产?;ち煊虬讣喾?。”市五届人大代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林必忠坦言。
2020年6月,大足区检察院办理一起盗掘古墓葬刑事附带公益诉讼案件时遭遇难题:涉案文物的价值属性究竟该如何确定?在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大足石刻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一支由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蒋思维带队的4人专家小组“出马”,全程协助检察官对古墓进行价值评估和修复设计,出具的权威报告“一锤定音”。
根据专业修复方案,大足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5名被告人共同赔偿修复保护费用和向社会公众道歉。同年10月,法院当庭宣判,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经此一案,所有文物保护参与者都尝到了‘甜头’——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做?!敝厍焓屑觳煸杭觳煳宀扛涸鹑怂?。
“文化遗产检察官”走马上任
办理一案,治理一域。
2020年7月,大足区检察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签订了全市首个关于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加强公益诉讼与文物?;ず献鞯男椤?/span>
根据这一协议,同时在大足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大足区检察院在大足石刻博物馆设立“文化遗产检察官办公室”,由4位检察官驻点轮值,大足石刻研究院派出3名专家兼任特邀检察官助理,随时提供文物认定、价值评估和修复等专业支持。
依托该平台,大足区检察院聚焦石窟石刻、古建筑、古墓葬、革命文物、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さ攘煊?,迄今已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4件,以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辖区有关部门开展文物修缮13处、遗址清理发掘1处,消除文物安全隐患14处,补续非遗项目传承1个,落实文化遗产保护经费700多万元。
2020年底,黔江区发生一起重大古墓盗掘案,大足、黔江两地检察院协作联动,一并分享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修复设计思路,促进此案顺利办结,3名被告人被判承担连带赔偿文物?;ず托薷捶?0万元。
2021年11月23日,市五届人大代表大足联系组部分代表视察了大足区检察院文化遗产检察官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提出“打造好‘文化遗产检察官’品牌,树立全国典范”“早日建成文物司法?;ふ故局行?,以期更深入推进文化遗产?;ぁ钡纫饧ㄒ椤?/span>
“实践证明,检察机关深度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利于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市六届人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二级研究馆员黎方银说。
文化遗产保护全方位升级
在大足区设立文化遗产检察?;ぶ行?,源自市五届人大代表、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胡国强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在大足区规划建设重庆市“市级文化遗产司法?;ぶ行摹钡慕ㄒ椤?。建议提出,跳出“石刻”,以大足区为基点,画好巴渝大地文化遗产保护“同心圆”。日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文化遗产?;ぶ行囊芽拧?/span>
从文化遗产检察官办公室,到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文化遗产?;ぶ行?,这无疑是一次文化遗产?;と轿簧兜拇葱轮?。
该文化遗产?;ぶ行姆治觳彀彀感髑驼估狼?。在检察办案协作区,文化遗产检察官可以在特邀文化遗产检察官助理配合下,现场受理举报、办理相关案件、组织专家研讨、开展听证活动。展览区则面向群众常态化开展文化遗产?;さ姆ㄖ涡⒅犊破?。
大足区检察院检察长孙琳介绍,?;ぶ行幕菇氪笞闶萄芯吭旱茸ㄒ祷购献鳎叫⑽幕挪蠼蔡?、文物发掘修复实践课、古墓葬?;は殖〗萄?、检察听证互动体验等研学项目。(通讯员 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