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人大代表助大足高新区企业100%复产
近日,笔者在重庆市大足高新区大联统摩托车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在紧张忙碌着。该企业每天可以生产摩托车整车350辆左右,和疫情发生前持平。
据悉,人大代表及管委会人员与大足区第三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组成工作组,进入企业进行疫情防控“一对一”指导,企业的防控物资、防控制度、用餐、住宿等13个防疫重要环节,均是他们重点防范“清单”内容,各项防控措施皆落实到位,确保防控工作与复工复产两不误。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足高新区投产的82家生产企业及辖区18个建设项目全部复工复产,返岗人员8048人,返岗率94.3%。
市人大代表、大足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树云为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带着6个专班工作组,全覆盖、“一对一”地联系服务82家投产企业,并针对这些企业,实行“一企一专班、一企一方案”,全力推进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等工作机制。
在得知企业抗疫期间用工得不到保障后,周树云一方面发动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及高新区和万古镇的干部,采取走访、电话咨询,QQ群,微信等方式,将收集到的愿在家门口就业的求职信息,通过镇社保所与大足高新区用工需求企业‘线上’对接,并督促用工单位进行现场招聘等硬核措施,打通求职人员家门口就业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区内人力资源公司、人才服务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
还有一批人也在为企业复工复产忙碌、挂心:镇人大代表、大足高新区管委会委员彭学文、徐小华;一直坚守在企业防疫和生产一线的区人大代表、大联统摩托车负责人黄云斌……。
到目前为止,大足高新区企业共新录用866名人员家门口就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招工难、销售难、沟通难、生产难等五类问题都一一得到化解,各企业生产作业正平稳有序推进。
周树云表示,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后,大足高新区将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瞄准重庆市6+1支柱产业、四川五大支柱产业,把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智能电梯、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环保新材料作为高新区产业主攻方向,推动主导产业全方位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柱产业发展大格局。
(邓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