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创新的大足探索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近日,我们按照陈存根主任的重要批示要求,专程赴大足就该区人大工作探索创新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近年来,大足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结合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依法履职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
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创新思想观念,引领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始终遵循宪法和法律至上的理念,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开展工作。二是坚决落实人大工作必须服从于党委工作全局的理念,找准人大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保持与党委中心工作同步合拍,及时将党委的决策部署变为人民的自觉行动。三是牢固树立依法履职与创新监督相结合的理念,在依法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人大工作高效推进的方法和形式,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创新工作机制
坚持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为提高人大工作水平提供保障。一是建立了“决议之前重调研,决议之中讲民主,决议内容求实效,决议之后抓督查”工作机制,促进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民主化、科学化。二是遵循突出议事为重点、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原则,制定和完善了区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区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事规则等。三是按照依法规范的要求,制定了执法检查办法、人事任免工作办法、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专项工作评议办法、议案办理办法等。四是以“以人为本、科学高效”为目标,结合新合并设立的区人大机关实际,积极从办文办会、工作流程、行为规范、机关管理等方面入手理顺内部关系,完善运转机制,推动机关规范运行。
三、“四种方式”助推重点项目
一个地方的重大或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不仅关系到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涉及到众多民生问题,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为重大民生工程提供可靠法律保障,大足区人大常委会采取主动参与的办法,对重点民生项目进行督促和推进。今年,大足区提出实施海棠新城、国际旅游、千亿经开、特色工业园区、市场物流、统筹城乡等六大攻坚项目,为加强对项目运行情况的了解,督促项目有序实施,区人大常委会15名市管干部按照各自分工和联系部门分别选择1—2个项目全程参与,并运用“听、看、询、谈”四种方式助推重点项目建设?!疤奔刺∮泄夭棵鸥涸鹑说那榭龌惚?;“看”即实地了解项目建设情况;“询”即询问项目建设有关情况和存在问题;“谈”即召开座谈会,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协调有关问题。比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铭率队调研双桥经开区机电集团30万吨高精铸造中心发展,了解到企业生产遇到的困难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处理,使30万吨高精铸造中心等项目的水、电、气供应得到保障;针对海棠新城重点项目工程开工时间紧、任务重、融资强度大等问题,常委会领导在开展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加大融资力度、关心群众具体问题、强化领导责任、依法依政策征地拆迁等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并督促实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强化财政预算监督
坚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审定定额。由财政部门将全区预算单位按单位性质划分,在零基预算的基础上,分类确定公用经费、车辆经费等预算定额,经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初审,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二是规范程序。支持督促财政部门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编制和审查的“两上两下”程序:“一上”是预算部门编制部门初步预算方案上报财政;“一下”是财政部门汇总部门初步预算方案,提交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初审后,报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再由财政部门下达部门预算控制方案;“二上”是部门按照控制方案,结合工作重点,确定具体预算方案上报财政部门;“二下”是部门具体预算方案经财经工委与财政部门共同审查后,报区政府审核、财经领导小组审查,提请区委常委会审批同意后,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最后由财政部门批复各部门。三是开展调研。在“一上预算”编制和汇总审核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到预算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调查,听取情况介绍。组织召开座谈会、分析会、通气会等,充分听取和收集多方意见。然后,吸纳完善。
坚持“三个提前”。一是提前审查方案。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提前介入部门预算编制,就如何规范预算编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前了解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情况,掌握预算编制进度。二是提前开展调研。区人大常委会在“一上预算”下达和“二上预算”审核期间,即组织调研组到相关预算部门开展集中调研,而不是在财政部门提交部门预算编制报告后才开展调研,保障调研、审查有充足时间。三是提前反馈意见。在预算编制部门调研完成后、财政部门上报区政府之前,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要将收集到的意见分析整理,并与财政部门座谈沟通、交换意见,提出初步审查建议,及时对预算予以调整。财政部门将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部门预算方案上报区人大常委会后,财经工委组织力量进行全面审查,力求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意见在当年的部门预算中得到吸纳。
五、执法检查“九步递进法”
根据执法检查的特点和要求,规范程序安排,采取事前调研、制定方案、精选人员、汇报座谈、查阅卷宗、随案走访、会议表决、及时反馈、跟踪检查等九个步骤组织实施,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施行。先后有《职业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合同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通过采用此方法,督促整改了突出问题,强化了法律法规实施效果。比如,针对一段时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问题,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代表视察等方式,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开展专项监督,有力促进监管机制的健全完善,执法队伍的充实加强,薄弱环节的整治改进,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工作视察“六个结合”
坚持明查与暗访、好与差、视察与现场执法、监督权与决定权、督办与帮办、视察与回查等相结合,提高了视察质量。如,2009年开展《食品安全法》综合执法检查,针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和环节存在的问题,分别成立检查小组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完善落实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2011年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视察,食品药品、质检等部门人员陪同视察,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包装未标注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视察组当场要求执法人员对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立即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
七、“四注重四提高”强化干部监督
一是注重实行全覆盖,提高监督的广泛性。将通过专项评议、主任会议定期约谈等方式对任命的法院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检察院检察员等开展监督,覆盖监督的空白领域;采取工作评议、视察等方式对区属市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进行监督,通过工作监督强化任后监督。
二是注重找准结合点,提高监督的针对性。通过任期目标、工作实绩、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信访案件以及廉政情况等掌握任命干部的履职情况。在本届内将对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工作人员全部分批进行专项工作评议;任命干部每年要将述职述廉报告送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由常委会组成人员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进行测评。
三是注重借用外界力,提高监督的准确性。利用好审计手段,通过任前审计、离任审计、评议审计,掌握任命干部廉政情况;利用好信访机制,及时发现任命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利用好代表优势,了解任命干部日常工作和履职情况;利用好纪委、组织部、监察局、新闻媒体对任命干部的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监督,确保监督的准确性。
四是注重增加透明度,提高监督的实效性。对任命干部的监督情况均适时向社会公布,如专项工作评议结果、述职述廉测评结果,均在《大足日报》及网络媒体上予以公布,通过增加监督透明度和社会知晓率,对任命干部的履职尽责进行全面监督。
八、常委会审议“三段式”
为切实提高审议质量,改集中听、审为全体会议与分组审议相结合的方式。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汇报,然后分组对各项议题进行审议,尽可能让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或解决方案;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各组汇报审议情况,并对相关议题进行表决;会后,对审议意见提出的整改事项和效果进行跟踪问效,并对整改情况实行票决,增强了审议实效。
(执笔人:马春生 蒋元文 李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