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委
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对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12月10日,新大足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区人大代表320名、镇人大代表1525名。2012年是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履新的第一年。目前,人大代表履职的状况如何?履职存在哪些不足?区镇两级人大如何才能为代表履职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围绕以上问题,2012年8月至10月,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在副主任胡国强的带领下,分别组织18个镇街人大和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在棠香街道、石马镇、邮亭镇召开座谈会,就代表履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本次调研侧重区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代表履职总体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人大代表履职状况总体较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代表履职积极性较高。大部分代表在会议期间能认真执行职务,积极提出代表议案、建议;闭会期间能按时应邀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各种视察调研、监督检查和工作评议等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参加所在代表联系组闭会期间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履职积极性。今年,区人大代表书面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326件,涉及提议代表649人次,人平达1件,平均每名代表提议达2次。金山镇辖区人大代表围绕重点工程建设,视察成渝复线高速公路(金山段)建设,提出要切实注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意见建议,促进了工程顺利推进。
(二)代表履职条件有保障。从抓基层建设、抓制度完善、抓活动规范入手,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了条件。区人大代表按镇街划分为27个代表联系组,明确了联系组组长,为开展代表活动提供组织保障。常委会机关新设区镇人大代表工作科,明确职能职责,任命专职科长,更新或配置办公设备,确保区镇人大代表工作专人专司。各镇街人大按照“六有”标准深入开展“人大代表之家”创建活动,建立完善代表学习培训、履职登记、联系选民等机制,规范代表履职行为,增强代表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及时划拨落实区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1500元;镇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均纳入了同级财政预算。
(三)代表履职培训有成效。组织新当选的207名区人大代表举办专题培训,更新知识结构,颁发代表证、出席证,送发《履职记录本》、《履职工作手册》。分期分批组织镇街人大负责人赴北京、内蒙古等地交流学习考察人大工作先进经验和做法,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邀请代表和全体镇街人大主席、工委主任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使代表、镇街人大负责人了解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主要工作情况,增强了议政、督政能力。同时24个镇人大主席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开展对镇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为丰富学习内容,区人大常委会和各镇街人大订阅《中国人大》《公民报》《公民导刊》《人大工作》《情况通报》《公报》等资料,代表在阅读中更新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履职能力。
(四)代表履职活动有特色。以视察调研、监督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为载体,精选议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代表活动有特色、有亮点。以纪念代表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为契机,代表们走上街头,接受群众咨询,现场发放职工(农民)权益保障、土地流转、医保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资料。又以汇报、宣讲、解难、问计“8字”口诀,积极参加全市人大代表“进万家门、纳万众言、助万家和——万名代表大走访”活动,代表与选民关系更加融洽。棠香街道辖区人大代表开展高温时节慰问子弟兵活动,为95737部队送去防暑降温物品,加深了军民鱼水情。玉龙镇辖区全体区、镇人大代表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政策”活动,利用赶场日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义诊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家庭。
(五)代表议案建议质量较高。为提高议案建议质量,大部分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本地区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研,所提出的议案建议基本上做到了文题相符、案由充分、格式规范、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建议意见不仅提出问题深入分析,还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分析今年的326件书面建议,其内容上涉及方方面面,关注度集中在交通、市政、农业、基础设施等民生事项,可以说大部分建议是经过代表结合实际,深思熟虑撰写提交的。鉴于建议质量较高,区委办、区府办甄选《关于加快南山公园建设进度的建议》等15件建议作为重点建议,明确区级领导“一对一”督办。如关于公交车的建议和关于大邮路全段安装路灯的建议,就及时反映了群众呼声和诉求,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当前人大代表履职情况与广大选民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在实际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对代表职务认识不到位。有的代表把代表职务仅仅看成是一种地位和荣誉,把代表开展活动当作社交手段,热衷于应酬。有的代表一年到头就只是开开会、举举手、投投票,没有走访联系选民,也没有参加代表小组活动,甚至有的代表一届到头没在审议讨论会上发言、没有向大会提交过一份较高质量的建议,成了所谓的“听会代表”、“举手代表”、“挂名代表”。另外,部分企业代表和领导代表常常以忙于工作为由,较少参加代表活动。镇人大代表中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一般在闭会期间很难返乡参加代表活动,甚至连人代会都不能按时参加。
(二)执行代表职务能力不高。部分人大代表文化水平偏低,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高,对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不多,缺乏履职所需的法律知识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履职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有的代表在审议重大事项和工作报告时随声附和多,独立见解少,或者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缺乏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的甚至议事漫无边际,人云亦云,空洞无物,缺乏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不能切中事物要害,如此种种现象根本无法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三)执行代表职务顾虑较多。有些代表认识不到代表的权利是法律和人民所赋予的,参加会议和活动时,不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和直言不讳的态度认真议事,而是怕自己提出的不同意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发言时看着“领导代表”脸色而附和,会议表决时环顾左右而行事。突出表现在谈成绩洋洋洒洒,讲问题不痛不痒,提意见顾虑重重,不敢大胆行使职权。由于承办部门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部分代表在回执意见建议办理效果时,因囿于人情时常出现“‘被迫’满意”的无奈现象。
(四)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不宽。总的来讲,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认知度还不高,代表知政渠道不够宽,代表知政不多,知政不详。就目前而言,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仍只限于听报告、看资料等形式,往往是被动式、通报式的,而通报往往是报喜多报忧少,致使代表知情知政不全面。人大的审议表决虽说是集体行使权力,但作为主体的人大代表在审议表决时都需要高度的独立性,由于“知情知政”的程度不同,在审议表决时往往出现随大流的情况。
三、建议意见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提高认识,引导代表依法行权。代表依法履职行权、发挥作用,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是我国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具体体现。要通过强化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不断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党委对代表工作的高度重视,争取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充分理解;要组织全社会深入学习代表法、宣传代表法、认真贯彻实施代表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理解、尊重代表和保障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素质,提升代表履职水平。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要从源头上把关,在选举人大代表时严格把好政治关、素质关,尽量多推荐履职意识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人员作为代表候选人,优化代表结构。要搞好培训,注重代表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经常性,根据代表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把与代表履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代表活动方面的知识作为培训的重点,并适时组织代表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代表的政治敏锐性。探索建立代表培训的长效机制,把代表的培训贯穿于代表任期的全过程。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三)创造条件,为代表履职提供保障。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既需要内在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需要外在保障和服务。要为代表提供知情知政的有关信息,党委、政府要建立向代表通报重大事项的制度。建立代表列席政府会议制度,邀请代表列席政府有关会议,方便代表了解政情政务,监督政府工作。要为代表履职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人大工作经费、代表活动经费应纳入预算并加以监督落实。要加强镇街人大办公室建设,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要通过走访代表、召开代表座谈会,听取代表对代表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人大代表执行职务落实各项保障。
(四)多措并举,构建履职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向选民和选举单位述职制度,将人大代表和其所做的工作自觉纳入到选民的监督之中。建立健全对联系组和代表个人、代表活动单位的激励制度。各镇街人大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及时准确记载“三表两册一簿”。即代表活动安排表、代表履职记录表、代表走访联系选民登记表、代表花名册、代表活动考勤册、建议、批评和意见登记簿。各镇街人大可参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做法,结合实际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表彰活动。在履职活动中,代表个人要如实将其参加学习培训、视察调研、监督检查、会议座谈、走访选民等情况及时填入《履职记录本》,形成个人履职档案,定期晒履职“成绩单”,在履职活动中“创先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