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凤凰楼阁官方网站入口,全国同城空降快餐群

您的位置:首页 >人大调研>详细内容

人大调研

关于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06 09:54:16 浏览次数: 【字体:

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

根据《重庆市大足区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副主任胡国强、杨烈,副巡视员刘光耀任组长,财经委同志为成员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组,深入双桥经开区、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发改委、经信委、统计局等单位和企业生产一线,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交流讨论等方式,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足工业现状

工业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推进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全区工业逐步形成了以汽摩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五金、轮胎及配套业、新能源产业等为主导,铸锻、精细化工、循环再生资源、锶盐开采、聚光光伏产业等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双钱轮胎、鞍钢贝卡尔特、高精铸造、足航金属、永荣洗选、艾诺斯电源等一批规模企业相继落户,汽车制造、现代五金、轮胎、聚光光伏、再生金属循环利用等支柱产业集群蓬勃发展。2012年,为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和国家宏观经济下行给我区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结合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工业强区”战略的相关措施,加大了市、区合作的力度,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但整体增速同比明显放缓,下行压力依然较大。1-10月份,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70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2亿元,增长7.2%,完成市政府下达调控目标310亿元的73.3%;实现工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0.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6.5%;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2.5%,拉动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75.7亿元,增长57.6%,拉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工业实交税金3.7亿元,增长6.9%。

——“千亿经开”效应初显。双桥经开区坚持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围绕“5+1”产业布局,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了再生资源产业园、上依红30万根车桥、迪马专用车、重庆电信职业学院等20余个项目,协议投资71亿,到位资金近38亿。新开工欧凯电器、恒隆转向系统、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等10余家项目,新建成智伦电镀、兴侨五金、新锐博建材等工业企业,新增加艾诺斯电源、开山压缩机和压力容器等规模以上企业,总体上呈现出“传统产业稳中有进、新兴产业发展较快、落地项目加快达产”的特点。预计经开区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可达200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了良好开局。

——重点行业有增有减煤炭开采和洗选、非金属矿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等行业回落较大,其中:非金属矿制造业完成总产值9.9亿元,同比下降2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仅完成总产值5.0亿元,同比下降50.0%;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总产值15.5亿元,同比下降29.0%,影响整体工业增速。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完成总产值78.8亿元、22.2亿元、11.0亿元和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45.0%22.0%17.1%,促进了全区工业平稳增长。

——规上工业支撑明显。今年以来,虽然规上工业持续低迷,但仍发挥着支撑全区工业的重要作用。1-10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7.2亿元(含上依红挂账35亿元),同比增长7.2%。受规上工业总体增幅回落的影响,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0.5%。今年以来,全区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4个,合计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16.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加速发展。建立了工业园区攻坚指挥部,加大了工业园区发展力度。园区完成征地2013亩,并完成2200亩用地指标的项目包装工作,完成8.9公里沥青路面、综合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正在实施近9公里的道路路面改造工程和排水沟管网建设及绿化工程,拓展规划己显雏形。成功引进了奇骏、大军、什木坊门业等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33亿元,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其中,投资2亿元以上、产值5亿元以上项目4个。同时,浙江帝五集成吊顶公司、重庆家具协会企业、重庆标准件公司、重庆力阳嘉渝摩托车公司等众多知名企业正在商洽中,有望年底或明年签约落户。截至10月底,园区入驻企业达229户,其中,外资企业5户。己完成模具城5.5m2、标准厂房2.3m2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新建3m2标准厂房正在招标。建成了两个融资平台,完成融资2.1亿元。

——项目拉动规??涨?。全区51个在建工业项目中,鑫业船舶、连航金属、正大金属等32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其中,独龙五金、富通特殊钢、杰鑫五金、星曜贸易等20个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预计到今年年底,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将达到30余个。重点建设项目和工业投资拉动了全区工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双钱集团(重庆)轮胎、鞍钢贝卡尔特、足航金属和重汽专用车等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后,生产效益稳步增长。双钱轮胎实现产值16.9亿元,增长30.4%,实交税金7277.92万元,增长352.6%;鞍钢贝卡尔特实现产值5.2亿元,增长218.2%;足航金属实现产值5.0亿元,增长450.6%,实交税金689万元,增长20%;重汽专用车实现产值4.5亿元,增长30.0%,实交税金534万元,增长78%。今年1-10月份,全区工业投资完成75.7亿元,增长57.6%,

——要素保障能力凸现。切实加大了地、煤、电、气、油、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力度。有效保证了企业生产所需。110月,全区累计工业用电12.1亿度,同比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累计达7.6亿度,增长35.7%。全区天然气用气量4372.6立方米,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气量1013.9万立方米,增长28.6%。土地、电力、天然气等要素资源的有效保障,确保了全区工业企业的正常稳定生产。

——科技创新跃上台阶。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力度,全区己有金忠、翔锋、通达铁路配件、永红厨业等9件重庆市著名商标,为民牌抗菌不锈钢菜刀、荣达不锈钢刀具、明友改性发蓝手板锯等3个重庆市知名产品,科众、富地宝等4个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科众、晓鹰、中帝5个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双钱轮胎、晓鹰消声器荣获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双钱轮胎、独龙五金、元和精细化工等企业被认定为重庆市市级研发中心。明友钢具的“刀锯”、田坡机械的“脱?;钡?span lang="EN-US">11户企业的14个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己推荐至重庆市名牌产品协会等待评审。

——激励政策逐步完善。制定出台了《大足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意见》,每年设立2亿元工业发展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争取市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380万元,其他专项资金1000万元,其中远越传动轴、凯尊机械、泰瑞物资等4家公司获得近700万元国家中小企业技改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制定出台了《大足区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全年争取市级专项资金2400万元,己发放给企业1727万元。制定出台了《大足区小企业创业基地认定办法》和《大足区中小微企业入驻小企业创业基地房租补贴办法》,提高镇街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促进工业聚集发展,努力形成“1+2+6工业发展新格局。

——信息建设大力开展。加快推进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促进企业信息公开诚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了对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和鼓励信息企业为传统企业提供迫切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努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动态监测有序运转。加强了工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区经信委、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每月定期收集企业数据,实行月分析、月通报制度,及时掌握运行情况。加强了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签订了责任书,开展了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效保证了企业安全生产。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推广工作力度。金龙水泥和春兴再生资源列入全市2012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企业,龙岗管件和健臣纸业纳入2012年全国关闭小企业计划。

二、面临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也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但是,仍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全球经济、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大背景的影响,我区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有的行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一是今年以来上依红汽车产量为12124辆(去年同期为22412辆),同比下降45.9%,影响到相关的配套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况;二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类企业生产销售大幅度下滑;三是以建材为主的水泥、石材、砖坯等市场疲软,价格下降,致使矿山机械生产企业的发展受挫。今年以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3.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8.6个百分点,大大影响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增长。

——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工业项目推进乏力,工业投入以及建设进度不如以往几年。截至目前,全区仅新增开山压力容器、艾诺斯等规模以上工业,其产能和实际产出不足以抵消今年关停的50余家规上企业的产值,致使工业经济总量扩张有限,全区工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重点行业支撑能力较弱。汽车配套企业受上依红的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五金产业技术含量较低,生产手段老化、加工层次低、产品陈旧、粗放经营、开拓市场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缺乏龙头企业和行业集团。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整体实力不强,技术水平较低,现代装备水平不高,研发能力和本地配套能力较弱,强力支撑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工业经济抗风险能力的作用发挥不甚理想。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趋紧。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市场需求降温导致工业产品订单大幅较少,价格逐步下降;另一方面,煤、电、油、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对于大多数利薄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而言,生产要素成本剧增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和生存空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用地制约较为突出,技改扩能项目不能如期启动,影响了工业投资进度。

——工业经济人才严重匮乏。目前,全区企业从业人员中,工业经济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一是总量不足。目前,我区企业从业人员约有100000余人,但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仅有10000余人,占从业人数的10%左右;二是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在100000余名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4000余人,仅占4%左右(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仅占大专以上学历的16.6%)。高中级职称的有3000余人,占3.3%(其中,高级职称仅占0.3%);三是结构不优。在10000余名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有9000余人,占91%左右,经营管理人员有900余人,仅占9%,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比例偏低,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安全稳定压力较大。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政府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天青石矿业公司因历史遗留问题,安全隐患、安全监管压力大。砖厂整合后也留下一些遗留问题,影响较大。其他一些企业因用地难以解决、选址不能确定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稳定因素。政府累计欠账约260万元,目前,尚未安排资金还债,也存在不稳定因素。

三、对策措施建议

——提振发展信心。当前,虽然,我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今年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落,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主导产业实力不强、企业规模较小。区政府、经开区及区发改委经信委、工业园区等相关部门要正确判断形势,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沉着应对、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又要看到有利的条件、开拓创新、想方设法提振发展信心。要加强对《大足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意见》《大足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转型升级先进典型企业、行业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营造政府、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重视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发展。

——实施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汽车及零部件、现代五金、装备制造等“7+1”支柱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实施,根据发展目标任务、空间布局、重点方向、保障措施等要求,促进经开区、工业园区协调发展,优势互补,促使“一区两园六基地”发展格局尽快形成。

——夯实发展平台。按照“一区两园六基地”的工作思路,统筹发挥各大工业发展平台的作用,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耙磺奔此啪?,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生产性服务等产业;“两园”即大足工业园区和万古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五金、家居、会展、电子信息、笔电配套、现代物流等产业;“六基地”即在雍溪、石马、智凤、宝兴、珠溪、三驱-铁山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小企业创业基地,集中建好七通一平、统一建好标准厂房和排污设施等,形成分工明细、集聚度高、产出强度高、产业链完善的工业集聚区。

——推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快双桥经开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提高小企业基地入驻能力,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到足投资创业。

——加大招商力度。牢固树立招商是立区之“基”、项目是强区之“本”的观念,做好组团招商这篇大文章。重点针对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企业,市政府支持大足的2-3200亿级工业项目,市发改委、市经信委支持大足的6200亿级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加强国际国内经贸合作与交流,围绕产业招商,强力引进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发展环境。坚决查处各种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等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切实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蛟斓退案撼杀?、低物流成本、低房地产成本、低金融融资成本、低要素成本的“五低”发展环境。千方百计破解要素制约,加大汇报衔接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区土地、能源、人才、融资、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保障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着力引进人才。区政府要制定出台《重庆市大足区引进工业经济人才暂行办法》,落实创业基金、住房保障、工资福利、医疗保障、养老保障、配偶子女工作调动等相关优惠政策,力求条件比别地优、待遇比别地高,氛围比别地好,吸引一批工业经济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来足安家落户,建立起工业经济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贡献”的人才保障机制。注重对引进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不断提高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逐步提高企业关键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管理和发展水平。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意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力度,用好用活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扶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促使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鼓励、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街镇积极创建小企业创业基地,协调相关部门为其解决资金、项目和土地指标等问题,扶持中小微企业入驻小企业基地发展。

——强化运行监测。区经信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力度,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决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麻痹思想,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严格安全监管和安全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高危企业的隐患排查、安全整顿和综合治理,尽可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巩固全区工业安全生产良好形势,促进全区工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