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凤凰楼阁官方网站入口,全国同城空降快餐群

您的位置:首页 >人大调研>详细内容

人大调研

关于农民现金收入增长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16 15:37:25 浏览次数: 【字体:

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委

为了进一步促进大足区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商品农业和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分析农民现金收入增长情况,更好地引导全区农民增收。按照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人大调研组于115日—25日在区涉农部门和27个镇街中,对农民现金收入的来源及结构;农民生产经营费用情况;在当前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上等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方式

这次重点调查了邮亭镇、拥溪镇、珠溪镇、三驱镇、石马镇、季家镇、龙水镇、高升镇、拾万镇、宝顶镇、宝兴镇、高坪镇12个镇36个村(每镇按好、中、差抽查3个村,每村又按好、中、差抽3户)108家农户518人。按照调查问卷表设计的项目,逐一对农户进行调查填写,并记录群众意见建议。调查表共涉及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期内现金收入、期内现金支出、期末金融资产余额和期末债务余额六大指标下涵盖100项小指标,并详细列出各项收入或支出。把农户的回答记入表格相应的栏目中,通过汇总得出调查结果。

二、农民收支特点

(一)收入特点

据调查108户统计汇总显示,2013年总收入为12224242元,比2012年的11623643元增长5.16%,人均收入23599,人均增长1160元。

1.农民现金收入呈现较好增长。在 2013年期内现金收入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资性收入占总收25.41%,人均为5997元,比2012年增加183元,增长3.14%;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68.93%,人均为16267元,比2012年增加743元,增长4.79%;三是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0.44%,人均为105元,比2012年增加16元,增长17.98%;四是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5.21%,人均为1230元,比2012年增加218元,增长21.54%。

2.农民现金收入呈现的特点。一是在工资性收入中,以打工收入为主,而打工收入又主要以外出打工(本区以外)收入为主。2013年外出从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0.96%,人均4947元,比2012,增长9.25%。二是在家庭经营收入中,主要以第二、三产业收入为主,分别占总收入的28.21%22.61%,人均分别是66565336元,比2012年增长7.23%和ˉ5.76%。三是较为贫困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占总收入的1.10%,人均260元,比2012年增长17.65%。四是不同地区间和同一地区间的不同类别,农民户际间收入呈现较大差距。较好的如:雍溪镇凉风村胡XX2013年收入108350元,其中打工收入100000,人均15479元;珠溪镇宝珠村尹XX,2013年收入355000元,其中生猪(仔猪)收入257000元,人均50714元。较差的如:珠溪镇宝珠村刘XX,仅靠低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660元和赶集天卖点卤水200元的收入,人均965元。

从上述情况看,被调查农户的现金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中的外出打工收入,这块收入占到了农民现金总收入的20.96%。家庭经营收入中占总收入的68.93%。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主要以打工和二、三产业收入为主要来源。

(二)支出特点

2013年总支出为10025773元,比2012年的9386411元增长6.81%,人均支出19355元,人均增长1235元。

支出以生产费用、税费支出、生活费用支出、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五个方面。2013年期内现金支出中以生产费用为主,生活费用支出次之。

1.生产费用。以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为重点,主要是购买仔猪、饲料等费用支出,生产费用支出占总费用支出的71.55%,年人均值13848元,比2012年增加1168元,增长6.81%,,购买仔猪、饲料等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10.37%,2012年增长22.19%。

2.生活费用。占总支出的26.0%,与2012年基本持平,生活费用支出中教育支出占有较大的比例。

从结果分析看,收入方面:农民现金收入增长5.16%,工资性收入和二、三产业占据收入的主要地位;一产业只总收入的18.11%,种植业收入很差,只占了总收入的1.84%,主要是缺乏劳动力在家从事务农工作。支出方面:支出增长6.81%,增长相对较快,从侧面反映出物价上涨或消费支出较快,而收入相对跟不上支出的增长幅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调查中的问题。一是调查组走访的108户,被调查户有可能对调查的数据存有隐满,报小收入、报大支出。二是被调查户由于没做日常记载,加之在家申报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对收支情况的准确性把握不准,报出的都只有一个大概数。三是基层在选择提供的被调查对象户,按要求把握不太准确,有的个别户代表性不强,特别是较差户中提供了个别贫困户。四是调查组调查的时间是在11月,在一产业方面的养殖业收入,有的要在春节前才有可能全部反映出来。综上所述情况,有可能得到的数据不很准确,因而108户求出的结果不一定全面符合我区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客观实际。

(二)农民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还是保守,市场意识不强,对农业结构调整信心不足,对农业以外创业就业门路少,获得致富信息渠道窄,开拓市场能力差,加上文化素质等原因,导致增收无新的举措。

(三)农民面临着增收和增支的矛盾。据调查,今年以来,农资价格仍不断上涨,从调查对象户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化肥、农药种子等上涨了4.8%,而镇街反映在2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幅高于农产品价格增幅,生产成本高,导致了农民不增收或增收缓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各类生活开支项目增多,数额增大,子女上学、看病就医、人情关系往来等占有比例较大。

(四)农业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但基础仍较为薄弱,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标准较低、配套不完善,尤其是一些深丘区和边远山区的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加之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较为陈旧、风险意识差,对调整农业结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的惰性,也成为影响农民家庭经营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创业资金短缺。群众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闲散资金较少,农村信贷支农不足,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融资困难,制约了农民增收。

四、几点建议

(一)加速推进城市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形成农民就近就地打工务农两不误。鼓励农民入股、参股发展二、三产业,开辟更广泛的就业门路,促进农民本地就业收入的增长,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

(二)切实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现代农业。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种植业收入增长缓慢,要改变这种状况,重点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项目等高效现代农业,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和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

入农业产业,减少种植业收入对粮食价格的依赖,提高农业效益。

(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进程。一是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大力发展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在提高产品的档次上做文章,拓展绿色产业,开发绿色食品;三是大力培植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把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好地保障农民利益;四是抓项目、促发展,带动全区农村投资额的增长。

(四)扩大农民创业融资渠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支农惠农政策,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投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