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公交运营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区公交运营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
为全面真实了解我区公交运营现状及市民出行等情况,助推全区公交事业健康蓬勃发展,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于2014年7至9月,对公交车改革和运营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相关情况作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交改革情况
(一)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市民公交意识逐渐提高。推行公交体制公司化、公交化改革(以下简称“双改”)是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措施,为保证公交“双改”顺利进行,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双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吃透上级政策,摸清区情,反复研究,并在《大足报》、大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公交“双改”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政策,公示即将开通的公交线路、沿途站点和票价等情况,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区交委编发“双改”快报,媒体实时报道改革进展,传递咨询信息,统一了公交“双改”利益各方的认识,特别是启动大足、龙水城区公交“双改”时,区领导发表的电视讲话,为公交“双改”营造了良好氛围,赢得了原公交单位、经营业主、驾驶员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新型公交经营模式受到群众赞同。
(二)精心筹备,强力保障,公交运营环境逐步改善。区委、
区政府一开始就提出了“尽量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的总体原则。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区交委组织有关部门先后到合川、涪陵等地学习考察了公交改革的先进经验,以算大账、不算小账,算长远、不算眼前的思路,注意处理好公交“双改”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谋划推动了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一是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公交“双改”事宜,搭建班子、制定预案、加强宣传、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二是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职责内的工作。如公安局精心制作公交“双改”大会、旧车回收??康劝脖7桨?,发改委制发公交暂行收费及最终定价的文件,市政园林局对影响车辆通行的道路树枝进行修剪等;三是按照“优于其他地区”的原则测算和兑现单车预期收益补偿及奖励政策;四是筹资3119余万元购买宽敞明亮的新型环保公交车投放市场,以崭新面貌与市民见面;五是招募72名志愿者开展“文明乘车,方便你我”公交服务活动,市民感受到了公交的快捷与舒心。
(三)搭建平台,高效运作,群众公交实惠日益显现。2012年引进重庆国有大型运输企业长运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经营。公司配经理、副经理各一人,设生产经营科、综合服务科、稽查科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2012年3月正式启动,到目前,公交“双改”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 2012年6月底投入4700万元(其中净化市场2500万元、新购公交车2200万元)完成了大足和龙水城区83辆班线客车退出营运市场、新购70辆公交车投入营运的改革;2012年7月投入686万元完成了双桥经开区14辆公交车的改革,实现了双桥经开区公交车经营权、管理权和驾驶员管理的统一;2014年5月投入1157万元(其中净化市场550万元,新购公交车607万元)完成了大足至宝顶、大足至邮亭的班线客车的改革。
总体上看公交“双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市民认为实行的一票制价格更加低廉、规划的公交线路更加合理、购置的新型车辆更加舒适,受益群众十分满意。
二、公交运行情况
按照“双改”要求于2012年7月正式运营的公共交通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公交运力较好,现有新型高档次的绿色环保公交车100辆,座位5636个;运营线路19条、总里程253公里,涵盖棠香、龙岗、宝顶、龙水、通桥、双路、龙滩子、邮亭8个镇街,城区主骨架公交网络基本形成。二是线路站点合理,大足城区的101--104路28辆,大足至龙水的201--202路28辆,大足至双桥经开区的203路7辆,大足至邮亭的204路7辆,大足至宝顶的205路6辆,龙水城区的301--304路10辆,双桥经开区城区的401--406路14辆;投入700余万元新建了公交车??康?span lang="EN-US">85个,站牌110个,站点386个。三是运营情况正常,2012年7--12月完成公交车共发班次16.7万班,输送客运量612万人次,经营收入897万元,亏损150万元;2013年完成公交车共发班次44.2万班,输送客运量1492万人次,经营收入2078万元,亏损403万元;2014年(1--8月)完成公交车共发班次31.4万班,输送客运量950万次,经营收入2100万元,亏损约100万元;亏损主要为龙水城区(原因是街窄人多不好??啃滦偷拇笮凸怀盗荆┖退啪范危ㄔ蚴窍吖闳讼。K氖腔菝裾呗涫?,在推行公交IC卡的同时,以区财政补贴的形式又相继推出了老年卡、爱心卡和优惠卡,共办理普通卡23394张,老年卡26255张,一、二级残及军残警残爱心卡780张,轻度残疾五折优惠卡438张。2年来政府公共服务性投入449万元(其中,老年卡428万元,爱心卡16万元,优惠卡5万元)。
三、目前存在问题
(一)公交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区内主干道结构、布局不合理,道路狭窄,功能混乱,尤其是一环北路、二环北路西段、龙水城区(主要是101、104、301、302路)在上下班、上放学和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段,有行车压力和堵车隐患;公交枢纽站场、首末站选址建设缓慢,公交车??吭诮值郎?,影响了群众乘车和临街门市营业,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二)公交运营环境较差。有公交站点被社会车辆和经营户非法挤占导致行车不畅等情况,如十字口、东关鸡市桥、翠堤华府、龙水城区等路段;黑车屡禁不止影响公交运营,如较早较晚上下班或上放学的人为赶时间、背街小巷的人为方便,就选择了可随意??可舷侣每?、随手拦车送到家门的公交车以外的交通工具乘坐,尤其以大足到龙水城区一线。
(三)公交线路班次不优。大足和龙水城区人口密集,但因
街道站台等原因没能多开线路;大人上班、孩子上学等高峰期和周末、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因滚动线路又没适时调密班次,不能更好满足群众出行;双桥经开区每条道路都开通了公交,因人少而出现班次过密公司亏损就大,班次过少乘车群众不便越来越不愿坐的情况,近点就走路,远了就打摩的或坐黑车。
(四)公交燃料保障困难。目前仅有城南和双桥加气站可以为公交车加气服务,一旦停电,就无法正常满足公交车辆天然气需要。
(五)财政补贴比较困难。除大足到邮亭收费6元、到双桥4元、到龙水3元、到宝顶3元外,其余线路票价均价为1.5元(上半年2元,下半年1元),而绝大多数公交车只在上午7--10点、下午5--6点高峰时段车辆实载率高,其他时段实载率均不足,有的班次甚至只乘坐几个人(尤为经开区内几条班线),收入严重不足,加之国家对CNG(压缩天然气)财政补贴取消,以及人员工资、维修成本等不断上涨,公交公司每年亏损将达450万元左右,财政补贴压力加大、难以及时到位。
四、公交发展建议
(一)优化公交线网,确保公交优先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普及公交知识,增强市民对公交的认知,不断营造市民出行首选公交的氛围;二是坚持便民利民,精准测算运营成本,适时调整价格和公交班次,在解决群众便捷出行的同时节约公共资源和市民开支;三是依法实施管制,对某些路线、时段、节点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制度限制某些车辆出入和通行,规定在具备条件的干线上实行公交专用道,严禁社会车辆占用;四是完善公交线路和公交班次,为市民出行首选公交创造条件,如101、301、203、204可采用错时发车,高峰时段增加班次、其他时段减少发车等办法,切实解决交通堵塞等问题,推行公交可持续性发展。
(二)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公交运营条件。公交场站是线网优化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公交场站的规划力度和规划执行力度。公交首末站和交通换乘中心现己选址,要加快启动建设,相关手续建议边修建边办理,确保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坚持新区开发与公交站点同等规划、同步建设,凡居住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小区或区域都应无条件配建相应规模的公交站点。坚持群众需要为导向、一切为群众着想的原则,适时在十字口、东关鸡市桥、二中(人社局)、职教中心等人流集中地方修建人行天桥,缓解交通压力,消除和减少安全隐患。鼓励公交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交场站和人行天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公交场站的深度开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强化管理经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一是按照服务群众更加贴心的要求,加强公交企业和内部管理,以“亲情、安全、满意”的理念服务群众,大力开展如“精品线路”“党员示范车”“优秀驾驶员”评比等活动,激励先进,树立典型,鞭策后进,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二是按照可行管用的要求,进一步探索促进公交发展的长效机制,如环境优化共抓机制,借助交委、交警、市政、税务、工商等部门手段形成合力,打击黑车,从客源上截断、手段上遏制、经济上重罚、市场上取缔,把黑车得益降到最低、风险升到最大,从而净化公交运营市场。
(四)落实扶持政策,保障公交健康运行。严格公交运营监督,坚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公交运行盈亏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制度,继续按照公交“双改”协议精神到位财政资金补贴。及早研究中央取消CNG(压缩天然气)财政补贴后公司将面临上千万亏损的对策,将公交亏损和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汇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公交事业沿着为民、惠民、规范、有序轨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