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凤凰楼阁官方网站入口,全国同城空降快餐群

您的位置:首页 >人大调研>详细内容

人大调研

关于2018年度全区生态环保工作的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27 18:5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2018年度全区生态环保工作的调研报告


——2019年3月27日在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区人大常委会生态环保工作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环保法》规定和区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光宗带领城环工委的同志,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调查组实地调研珠溪、宝兴、龙岗等镇街污水处理设施、老旧城区雨污排查及二三级管网建设情况;实地查看柏林广场、金科等建筑工地的建筑扬尘管控情况;对大唐丰裕、邮桥米业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病虫害防治和秸秆还田情况进行调研;分别听取了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管局等单位关于2018年度生态环境?;すぷ鞯那榭龌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调研组认为,2018年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すぷ?,以“濑溪河区域限批和太平河挂牌督办”双重压力为动力,不断创新思路,健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严格执法,强力推进水、大气、土壤等三大污染防治工作,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そ锥涡怨ぷ鞒尚飨?。主要河库水质稳中向好,主要监测断面ⅡⅢ类水质分别增加了2个和8个、Ⅴ水质下降了8个;玉滩水库库心COD浓度连续5个月达标并持续呈下降趋势,濑溪河流域13个镇街区域限批成功解除;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5天,超出2017年52天,提前两年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2020年)》300天的目标任务。

    (一)领导重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一是积极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すぷ鳎蒌忧蛳夼氖导?,出台了《关于开展濑溪河全流域污染治理攻坚工作的意见》和《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落实部门镇街的水污染防治职责任务在濑溪河、太平河创新推行“五长制”(河段督导长+部门和镇街河段长+河段检察官+河警长+河段义务监督员),多方督促水污染防治。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成立生态河长办,负责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濑溪河、太平河污染治理攻坚工作的统筹、督查、考核,定期并分断面进行通报,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二)强化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狠抓水污染防治。以河长制“1+13”工作方案为平台,强化区域河流水资源环境整治工作,系统整治入河排污口177;实施工业企业“散乱污”整治,对20家企业厂房进行了拆除;开展湖库底泥治理,制定了《玉滩水库库区污染源摸底排查和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治理一碗水水库,已入场治理白鹤水库;加强饮用水源?;?/span>整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二是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在行政区和经开区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整治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烧结砖瓦窑企业,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大力控制扬尘,新增建筑施工扬尘控制雾炮机、扬尘实时监控设施。三是净化土壤环境。强固危废管理全区固危废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置;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编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完成5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完成12个废弃矿山和53处生态环境损害点生态修复。    

(三)加大投入,环境?;せ∩枋┏中纳?/span>

区人民政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环?;∩枋┙ㄉ?。一是加快管网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市排水管网59.52千米,新建乡镇二三级污水管网81.81千米。二是新建改建污水处理设施。改造镇级污水处理厂10座并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大足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完工;即将启动龙岗棠香组团中水回用工程(一期)。三是健全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大湾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投入试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废气发电站运营正常,临时建筑垃圾消纳场投入使用。

    (四)严格监管,环保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严把环评审批关。坚持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不批,从源头控制污染源。二是严守环保跟踪关。强化日常监管,严格监测监控,在3家企业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中新增总磷、总氮监测项目,将恒安化工的自动监控数据纳入国家监控系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污染行为。三是严格环保执法关。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对192件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处罚款1156万余元。

二、存在问题

调研组认为,区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虽然对改善生态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续改善环境任务更加艰巨

    “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环境保护严峻形势已经形成,全区生态环保工作更艰巨,面临的压力更大。一是空气污染防治任重道远,优良天数提升难度大。影响全区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2018年PM2.5指标为年均39微克/m3,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2019年市下达的PM2.5指标为年均38微克/m3,减少1微克/m3,任务艰巨。二是水污染防治难度大。我区境内无大江大河,主要次级河流均流量小、流速缓慢自净能力差,环境承载能力极弱。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困难重重。农业现代种养殖技术推广缓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效率低下,有机肥难以推广。

(二)全民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公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在保护自身权益时有所体现,但缺少参与意识和“大环?!币馐?,自觉履行环保义务的意识比较淡漠。废弃农药瓶和农膜、化肥编织袋等白色垃圾成为可视范围内的主要污染物。企业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重效益轻环保,超标和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单位和个人在生态环境?;すぷ髦腥匀淮嬖凇吧媳咧厥?、下边忽视”“嘴上重视、思想麻痹”的现象。  

(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欠账

一是镇街污水处理设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目前建制镇街已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但普遍工艺标准低,21个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执行排放标准是一级B标,其达标排放水质相当于地表水的劣Ⅴ将直接导致出境河流断面水质不达标;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设计能力缺乏前瞻性,与相应镇街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有的已饱和,有的却“吃不饱”。二是部分镇街污水源头基数不清,特别是老旧城区污水源排除不细致、不彻底,雨污分流率低,既造成暴雨季节污水处理厂溢排,又浪费有限的污水处理设施。三是部分环保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如污水处理设施技改、二三级管网建设、排污口的清理与整治,与当前的生态环境?;ば枨蟠嬖诮洗蟮牟罹啵俪傥捶⒒悠浠肪潮;すδ堋K氖桥┐謇占词迪直拘姓蛉哺?,布局的农村垃圾收储、清运设施严重不足,垃圾处置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重庆市环境?;ぬ趵贰吨厍焓写笃廴痉乐翁趵返确煞ü孀魑幌钪匾挝瘢浞掷帽ㄖ?、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信息屏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通过生态文明和环保宣传“十进”活动、举办专家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宣传,大力倡导公众采取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立足于政府、部门、基层三个层面,对相关部门、重点排污单位及环保管理干部开展系统培训,进一步强化加强生态环境?;すぷ髦匾浴⒈匾?、紧迫性的认识。

    (二)加大保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水环境?;な侨肪潮;すぷ鞯闹刂兄亍R皇乔嗣裾哟笸度?,有计划分期分批对镇街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污水处理的执行排放标准;继续加大农村居民集聚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技术改造,逐步对全域生活污水处理实施全覆盖。二是各镇街要对其所辖城区特别是老旧城区的污水源头实施网格式排查,主动配合区级相关单位做好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坚持按照“查漏补缺,应做尽做”的原则健全完善镇街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发挥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为全区生态环境?;さ於崾祷?。三是进一步统筹镇街特别是农村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运行管理、监督和考核,提高垃圾收集率和清运及时性,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效率。四是设立废旧农膜等“白色垃圾”回收补贴基金,提高废旧农膜等“白色垃圾”的回收率,减少可视范围内的面源污染。五是深入宣传贯彻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强化推广农业生产先进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逐步推广有机肥使用范围,制度切实可行的措施,完成农药化肥减量化的年度指标。六是加强各类大气污染源监管,健全完善柴油货车在建城区内禁行的配套措施,进一步提高家居产业园VOC专项治理力度,逐步提高空气质量。

(三)提高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机构改革目标任务,按照区委机构改革“三定”工作的要求,尽快整合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环境?;ぶ霸?,形成合力,强力推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环保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协作配合,增强部门环保意识,实现突击性检查和日常性监管有机结合,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加强日常监管。继续加强对偷排偷放的监管,严格依法处置,提高其环境违法成本;健全完善“河长制”,以维护责任河流水环境生态健康为目标,严格控制入河污染总量,大力推进河流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水体水质,最终达到并长期保持水质功能目标。四是进一步强化环境安全保障。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妥善应对和快速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全力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